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对联-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23/3/3 10:36:39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科举 中国 制度 民族 发展

当我第一次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我好像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次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与我的老朋友重逢了。我们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有意识地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群书,有思想,驾轻就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学习。让我们一起学习吧!一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隋唐: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

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五代的历史,从581年开始,到960年结束。

1.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民族昌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2.教材介绍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

3.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社会盛况。

“三省六部”和“科举制”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科举制度:

A.科举制度的建立:隋文帝:通过科目考试选拔官员。杨迪:科举部正式成立,中国的科举制度诞生了。

B.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增加学校和学生数量。状元武则天,开科举,武举之先河。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的主要内容。

C.科举内容:进士与明静

D.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至清末被废除。

E.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能的学者有机会在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读书人刻苦读书的风气盛行。它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经济上,精耕细作的服装农业继续发展,弧形犁和灌溉工具车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不断进步。

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出现了新的陶器品种——唐三彩。

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大运河开通,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频繁的贸易,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都市。

文化上,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进步。

6.在民族交往方面,唐朝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交往,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7.在外交上,开放的外交政策和社会氛围使对外交往空前频繁,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8.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延续至五代十国,社会动荡不安。

辽宋夏金元第二区块: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迁。

这一单元讲述了从960年开始到1368年结束的辽、宋、夏、金、元的历史。

这是中国从多民族政权并存向民族团结过渡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权是汉族和南宋建立的北宋、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党项建立的西夏和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之后是元朝的统一。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同时周边民族共同崛起,与重文轻武的北宋并肩而立。

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利有弊。

女真建立金朝,灭辽北宋,对抗南宋。最终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完成了国家统一。

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民族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完成,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统一;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中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

杰出的文化成就,并继续引领世界。一、初一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子题,每个子题2分,共40分。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表中相应问题编号下方填写正确答案的选项代码)

1.秦汉以后,结束政权分立,创造长期大一统的朝代是()

a东晋B北魏C隋朝D唐朝

2.隋代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河段是()

a永济运河B通济运河C汉沟D江南河

3.唐朝的创始人和都城分别是()

a洛阳,李世民B长安,李世民C梨园太原D梨园长安

4.后人称为“正气开元,弘治贞观”的是()

唐高祖a b唐玄宗c唐太宗d武则天

5.唐朝的鼎盛时期是指()

一、文景之治、黄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6.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区别是()

一、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政治稳定;c、经济繁荣;d,国力。

7.“上品无人气,下品无家室”局面的终结是在()

阿沁王朝b唐朝c汉朝d隋朝

8.唐代科举考试中最热门的科目是()

阿明荆轲B舒鸣柯C金石柯D诗赋柯

9.松赞干布派使节向唐朝求婚的原因是()

a愿意归顺唐朝,B为唐朝的权势所迫,C帮助唐朝平定叛乱,D仰慕中原文明。

10.回鹘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a藏族B白族C彝族D维吾尔族

11.为什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中国在唐朝开始与外国交流。d、自唐朝以来,大量中国人移居海外。

12.研究唐朝时期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是()

A《史记》,B《资将军镜》,C《西游记》,D《唐朝西域记》

13.“世事苍苍,诗中圣人;民之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赞美()

a屈原B王维C杜甫D白居易

14.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欧阳询b颜李奔c颜真卿d刘公权

15.“飞”的形象来自()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敦煌莫高窟d吴道子的代表作

16.毛泽东在《园中春雪》中说:“秦煌汉武,唐宗宋祖”,其中宋祖指的是()

嬴政b刘彻c李世民d赵匡胤

17.南宋的都城临安在今天的()

a开封b杭州c北京d南京

18.“苏湖熟了,世界满了。”这种现象出现在()

a唐朝B五代C宋朝D隋朝

19.南宋时,一个阿拉伯商人带着一批货物来到广州。当他到达时,他需要办理手续的地方是()

a市b勾栏c市贸易部d瓦子

20.穿越只是游览,如果游览北宋东京,那是不可能的()

a、去城里吃涮羊肉,B、吃完饭回狄店休息,C、坐马车去郊外,D、去瓦子买古董。

二。列举(22分)

1.在横线上写出唐朝经济繁荣的相关表现(8分)

(1)唐代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稻作技术在中国南方广泛应用。

(2)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出现在唐代。

(3)长安城分为城和广场,是居住区或商业区。

2.列举隋唐在建筑和印刷方面世界领先的成就。(8分)

(1)建筑、、、。

(2)印刷。

3.列举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6分)

(1)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在江南推广。

(2)江南地区在(朝代)成为中国制瓷业的重心。

(3)宋代,中国的造船业集中在广州等地。

三。材料分析(26分)

(1) (8分)

材料一:长河一开,隋朝波涛九天不死。锦帆未出征,失望的龙船一去不复返。

——胡曾《汴水》

材料二:是隋朝死的河,从此千里。若不是修龙船巡视视察,皇帝的功绩可分为伟大的禹。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这两首诗的作者对大运河的评价完全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2分)

2.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和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2分)

哪个城市是大运河的中心?它位于隋朝首都的哪个方向?(2分)

(2) (8分)

材料一:“君,周野;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衣冠楚楚;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这是谁说的?他的年号是多少(2分)

(2)在材料1中,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在材料2中,他说的“以人为镜”指的是谁?你能说出他的统治吗?(2分)

(4)能不能举两个他以前历史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例子?(2分)

(3) (6分)

材料1:唐太宗有一次看见新兴的学者们从金殿里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我圈套。”

材料二:诗人孟郊中进士后写道:“春风傲马蹄疾,一日可看尽长安花。"

请问:

(1)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是什么?(1分)

(2)在我国,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谁的统治时期?(1分)

(3)我国公务员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历史上第一次采用这种方法的是谁?(1分)

(4)这个制度在一开始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

(4) (4分)

(1)唐代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能说说唐诗为什么这么繁荣吗?(3分)

(2)你知道唐代有哪些诗人被称为“诗仙”吗?(1分)

读图表四遍(12分)

这座雕像是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6分)

1.图中的人物是谁?(1分)

2.为什么他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2分)

3.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4.唐朝时期,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留学生和僧侣,可见大和民族有多优秀?(1分)

这是一张大昭寺的图片,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外建筑艺术。(6分)

(1)这座建筑是唐朝与哪些民族友好关系的见证?它现在位于哪个城市(2分)

(2)这个民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1分)

(3)唐朝统治者通过交游、册封、设置行政机构等方式处理民族关系。请问:唐朝是以什么方式处理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1分)

(4)唐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历史答案

4D 5D 6A 7D 8D 9D 10D

11A 12D 13C 14C 15C 16D 17B 18C 19C 20C

二。1(1)育苗移栽栽培(2)茶经(3)方时

2(1)赵州桥,长安城,大明宫(2)金刚经

3(1)占城大米(2)南宋(3)泉州

三(一)

皮日休的,因为他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也指出了杨迪皇帝巡游的腐败,看问题全面。

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北的经济交流,今天仍然发挥着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作用。

3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洛阳东4号

(二)

1唐太宗贞观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要维持统治,老百姓必须活下去。

、方还是杜如晦

4.牧野之战,奴隶叛变,商朝灭亡;秦末的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3) 3)

1中国的科举制度

2杨迪皇帝

3武则天

4.完善就业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

1国家强大,经济繁荣;实行相对开放的文化政策;诗歌是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李白

1(1)鉴真

(二)在日本传播佛教,将唐代的医学、建筑、绘画等传入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

(3)孜孜不倦,勇敢无畏,百折不挠。(4)善于向先进国家学习。

2(1)吐蕃拉萨(2)藏族(3)钦钦

(4)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可以维护和发展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

姓名:

专业:

层次:

电话:

微信:

备注: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2023-02-09 18:22:11

文章标题:初一历史复习资料及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本文地址: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学校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学校招生网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107497.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