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对联-有关猪的对联大全(有什么猪的对联故事)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23/3/5 9:29:12 人气:4 加入收藏 标签:春联 秀才 对联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229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对联天子朱元璋,替阉猪者写的对联,令人拍案叫绝,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团结报党派e家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说:“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他不仅下旨要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而且还微服上街巡视,观赏娱乐。他看到千家万户的大门上张贴着红彤彤的春联,大街小巷充满着喜庆的氛围,再一看大多是歌颂皇上圣明、期盼风调雨顺的内容,非常满意。可是当他走到小巷深处的一家时,大门上却没有贴春联,心中顿时不爽。随从上前询问原因,方知这家原来是阉猪的,大老粗,自己不会写。朱元璋知道后,略加思考,当即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此联写得非常工整,内容也符合主人的职业。

朱元璋经常为大臣们题写春联。《金陵琐事》记载,他为功臣徐达写过两副春联,其一是:“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另一副为:“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高度概括了徐达一生。曾任山东学政的梅殷天性恭谨,很受朱元璋赏识,于是招为驸马,将次女宁国公主下嫁与他。朱元璋为其御书春联赐之:“人间尘俗不到处,阙下恩荣第一家。”谋士陶安精通经史,尤长于《易》,朱元璋也给他赐了一副春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由于明太祖的大力倡导,南京春节贴春联蔚然成风,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写春联卖春联在南京蓬勃发展,一些文人们在春节来临之际,纷纷走上街头市场,现写现卖。明初,南京水西门大街有一家撰写春联的专业户——孟家寿字馆,每当春节来临,到这里求写春联的市民络绎不绝。当时春节最时兴孟家书写“鸿禧”二字贴于照壁,“国恩家庆,人寿年丰”贴于门户。江阴的诗人金武祥的《陶庐续忆》有咏春联诗曰:“人寿年丰鼓腹嬉,国恩家庆迓鸿禧,升平景象民安乐,尽说乾嘉极盛时。”(郑学富)

对联俗称对对子,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古往今来,民间流传着众多风趣幽默的对联故事。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民间对联故事:三言二拍冯梦龙,连续三次对联打败挑战者,在民间留下了美谈!

说起冯梦龙,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因为冯梦龙是“三言二拍”中“三言”的编著者。

所谓三言,指的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个短篇小说集。

三言是明代短篇通俗小说的代表作,显示出冯梦龙的杰出天才。

其实呢,冯梦龙除了写小说,对对联也是超级高手,在民间拥有很高的名气。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冯梦龙一出名,就有很多秀才不服气,一天到晚想要找冯梦龙较量一下。

就和武林里面的侠客一样,这些年轻人都想要靠着打败名人来提高自己的名气,结果却往往是铩羽而归。

这不,有一天,有个王秀才跑到冯梦龙家里,好说歹说,就是要和冯梦龙比赛对对子。

冯梦龙本来懒得理这号无名小卒,但是呢,王秀才叫了一群看热闹的好事者,如果拒绝和王秀才对对子,那就显得冯梦龙怕了,输了面子了。

毕竟冯梦龙有点名气也不容易,所以冯梦龙就和那些武林高手一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被迫同意了挑战者的挑战。

王秀才早就准备好了题目,一听冯梦龙答应了,立刻大声喊出上联:“宝塔七层,高举金鞭对日月。”

上联不但用了数字词,还巧用比喻的手法,把宝塔比喻成“金鞭”,趣味形象,颇见水平。

难怪王秀才得意洋洋,居然敢在关公门前耍大刀,敢来冯梦龙家里踢馆。

围观的老百姓都拍手叫好,为王秀才加油助威。

谁知道,冯梦龙哈哈一笑:“这样简单的上联,还值得专门跑来我家?听好了,下联是长城万里,倒生牙齿啃青天。”

“嘶!”

围观的老百姓倒吸一口凉气,哎呀,这下联对得太好了。和上联一样,也用了数字词,也用了比喻的手法。

最厉害的是,下联的气魄更大,远远胜过上联,完全把上联的风头给压住了。

如果说,下联是凤凰的话,上联只能算乌鸡了,完全是一边倒啊。

王秀才本来洋洋得意,听到冯梦龙的下联,脸都差点绿了。

他真的无法相信,自己想了三个月的上联,被冯梦龙一秒钟就给对出了下联,这叫什么事啊,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还好王秀才做了充分的准备,装模作样笑了一声,对冯梦龙说:“冯兄,我刚刚记错了,其实我的上联是塔顶葫芦,犹如铁剪裁红绵。”

冯梦龙一听,更加看不起王秀才了。这什么人啊,输了却还不肯认输,死缠烂打,太掉价了!

既然如此,那就打得你心服口服,让你知道什么叫跪下唱征服!

所以,冯梦龙也不多说,直接对出下联:“莺穿柳絮,却似金梭织翠丝。”

这,这,这这这,这冯梦龙也太强了吧!

围观的老百姓都惊呆了。这冯梦龙张口就来,对比王秀才有备而来,档次真是高太多了啊。

王秀才手都发抖了,眼睛也忍不住跳动,他真想掩面而逃。

但是呢,看到周围老百姓的目光,他犹豫了。如果这样跑的话,那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所以,王秀才决定继续赖账,故意现出道歉的表情:“哎呀,冯兄啊,我刚刚又记错了。其实我的上联是塔顶葫芦,尖捏拳头捶白日。”

冯梦龙哈哈大笑:“你记错三千次也无妨的,尽管慢慢想。至于这个下联,听好了,城头箭垛,倒生牙齿咬青天。”

冯梦龙两次的下联,把上联的“塔顶”分别当成两种意思,真是太绝了。

这一下,围观的老百姓终于忍不住了,为冯梦龙大声喝彩:“太棒了,太厉害了!”

虽然老百姓是王秀才叫来的,但是王秀才也太菜了,根本不是冯梦龙的对手啊。

冯梦龙一连三次轻松完虐王秀才,老百姓当然要站在冯梦龙一边了。

王秀才的面子完全挂不住了,他的脸涨得通红,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

哎呀,偷鸡不成蚀把米,上门踢馆反被虐,太惨了!

王秀才只能用袖子遮住脸,落荒而逃了!

朋友们,你们能对出更好的下联吗?如果对得好,网友把掌声送给你!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多多点赞、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这对我很重要。我是真游泳的猫,再次感谢大家!

这几天发了好几篇春联的文章,喜欢看的朋友很多,评论更是丰富多彩,看来大家对春联这种传统习俗还是非常喜欢的。

前几篇都是关于文人跟春联的故事,那么皇帝跟春联有没有故事呢?当然有,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就是后蜀皇帝孟昶写的,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康熙、乾隆也都对春联很有研究,不过要说最偏爱春联的,恐怕还要数朱元璋。

当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的第一个春节,就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公卿世家,门前需加春联一副,朕自亲观。”说白了,就是给大家下了死命令,今年过节贴春联是头等大事!

朱元璋不仅号召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贴春联,他自己还喜欢撸起袖子写几副,当作给臣子的赏赐。这还真是妙招啊,不仅给初建的大明朝省了银子,还顺带锻炼了自己的书法。

可别以为人家老朱没念过几天书,写出来的春联就会粗俗不堪,相反,老朱可是无师自通,颇有对对子的天赋,比如给开国大将徐达写的一副春联就非常经典,咱来欣赏一下——

上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第一人

下联: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副对联,霸气十足,高端大气上档次,颇有帝王雄风的风采。

话归正题,前面讲到老朱下旨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在春节时候贴春联,而且明白告诉大家自己会去查看,结果他还真是言而有信,除夕夜里不睡觉,带着几个随从就出发了。

看着满城百姓门前都张贴着红纸黑字、寓意喜庆的春联,还有不少是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老朱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毕竟皇帝也是有虚荣心的嘛!

不过,没走一会儿,朱元璋就瞅见有家人门前空空,没有按指令贴上春联。

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户人家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以杀猪为生,家里找不出个识字的人来写春联,又怕请先生写价格太贵,就没有贴春联。

好在老朱也不是个不讲理的昏君,大过年的也不能大动肝火,而且这也是个秀才华的机会,就让人找来笔墨,为这户人家免费写了一副春联——

上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下联:一刀割断是非根

这副春联跟给徐达写那副,同样霸气十足,而且很符合杀猪这个行业的特点,简直就是为这家杀猪户量身打造的啊!

老朱把这副对联送给了这家人,并要他们赶紧贴上,然后就带着随从离开了。

没成想,到了初一上午,老朱又带人出来巡视,还特地留意了这家人门口的春联,却发现他们贴的不是自己写的那一副。老朱大怒,这是瞧不上我写的春联吗?太过分了!于是赶紧叫人去问个究竟。

原来,这家人觉得皇上的亲笔春联实在太尊贵了,贴在门上怕给弄坏了,就给摆在了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还焚香上拜。老朱一听,也乐了,不仅怒气一下全消了,还赏了这家人白银三十两。

这家人看来真是祖上积德了,接连遇上这样的好事,恐怕一整年都会乐醒吧!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本文标题和链接】有关猪的对联大全(有什么猪的对联故事)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3年01月31日 星期二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107854.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