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对联-被曾国藩弹劾的大臣,写了哪幅对联,保住了性命?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23/3/7 12:02:12 人气:1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太平 两位 北洋 光绪

原标题:被曾国藩弹劾的大臣,写了哪幅对联,保住了性命?

在光绪年间,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这副对联,是带有双关含义的讥讽联。上联嘲讽了安徽合肥人李鸿章,身居宰相要职,却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以致天下贫瘠;下联则讥刺了江苏常熟人翁同龢,作为户部尚书、财政大臣,不懂理财治国之道,造成民生凋敝。

对联将李鸿章和翁同龢并举,原因是两人都是晚清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且互为政敌。李鸿章忠于太后,翁同龢忠于皇帝;李鸿章是洋务派,翁同龢是清流党。

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筹办北洋水师需要翁同龢主管的户部来拨款。而翁同龢经常以经费不足为由,拒绝划拨款项给李鸿章购置军舰,这成为了两人冲突最为激烈的一点,也是导致后来北洋水师惨败的原因之一。胡思敬的《国闻备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甲午中日开战后,清兵屡战屡败,光绪让翁同龢去诘问李鸿章海军为何避战。

同龢见鸿章,即询北洋兵舰。鸿章怒目相视,半晌无一语,徐掉头曰:“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同龢曰:“计臣以撙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

同龢语塞,乃归不敢言战。

中日战争中清朝的惨败,让李鸿章和翁同龢两败俱伤。李鸿章承担水陆两军战败之责,被革职留任。而翁同龢也因为怂恿对日开战,被光绪皇帝所记恨。王照在《方家园杂咏二十首并纪事》中记述,翁同龢死后,光绪曾一度坚决反对给他追封谥号。

翁同龢与李鸿章两人之间,除了前面所说的政治立场不同之外,其实还牵涉到一场私人恩怨的纠葛。这件事情,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的30多年前。

翁同龢的家庭,称得上是咸、同、光三朝的大儒世家。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以及两位哥哥翁同书和翁同爵,都是清朝的重臣。这翁家四父子里,有四位进士、两位尚书、两位巡抚、两位帝师,可谓是炙手可热,光宗耀祖。

本来以翁氏家族的权势,极有可能成为晚清政坛的执牛耳者,左右整个大清的政局。可惜翁同龢的大哥翁同书不争气,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连犯大错,让翁氏家族开始走了下坡路。

在咸丰八年(1858年),翁同书出任安徽省巡抚,同时给钦差大臣瓜尔佳·胜保帮办军务。翁同书上任后不久,驻跸的梁园被攻陷,即移师到定远。不到一年,定远又被太平军攻陷。定远城破后,清廷许多官员都因此殉难,而翁同书却独自弃城逃跑,这成为了后来曾国藩参劾他的一大罪状。

因定远失陷,翁同书本来已经被革职留任,但他却逃到了寿州,企图依靠地方团练力量东山再起。可惜的是,翁同书识人不明,跑去傍上了倒戈军阀苗沛霖。

苗沛霖本来是一个乡村教师,在太平天国时期借团练之名,自己发展起一支十数万人的私军,在清廷和太平天国之间摇摆不定,多次降而复叛。

苗沛霖因与寿州团练徐立壮、孙开泰、蒙时中等人有仇,因此率兵围困寿州。翁同书为招降苗沛霖,竟杀此三人献其首级,但苗沛霖却未因此降清。

苗沛霖大军入寿州后,残害无辜民众。翁同书为了保命,向咸丰保举苗沛霖,说他并未杀害百姓,但不久又上奏说寿州百姓被害者众多,请朝廷诛杀苗沛霖。翁同书前后矛盾的说辞,也让曾国藩抓住了把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108334.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