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句子-短句-马三立的逗你玩(单人搞笑段子剧本500)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7/1 10:11:25 人气:2 加入收藏 标签:相声 他的 一个 观众

马的搞笑你演(单个搞笑片剧本500)原创2021-05-30 11:09

在电脑、手机甚至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待在收音机前,慢慢旋转按钮,找到自己想听的频率。

新闻,讲故事,相声...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记得小时候听得最多的是马李三先生的《逗你》,每次听都笑得前仰后合。

妈妈,他拿走了我们的夹克!"

“sei?”

“我在逗你呢!”

因为马先生的生动演绎,“逗你”这句台词深入人心,甚至现在很多喜欢听相声的观众都能学会几句。

在人们的印象中,“逗你”已经成为马的标签和代表作。事实上,在他80年的艺术生涯中,这只是他表演的200多场传统相声中的冰山一角。

他被誉为“相声大师”,相声圈有句话叫“无派不尊马”。高高瘦瘦的身材,标志性的大耳朵小眼睛,马每次上台,观众不用说话都能被逗乐。

然而,就是这个可爱的老人,一辈子都在逗别人笑,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以至于他一度自称“恶业土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01流浪的童年

1914年,马出生于北京一个传统艺人家庭。

爷爷马是个有名的说书人,靠着一部《水浒传》,说“活”了梁山好汉,养家糊口,娶妻生子。

我的父亲马德禄是“交响八德”之一,绰号“相声社”,深受大师佩恩的喜爱。

母亲恩翠青曾经学唱京韵大鼓。

我的哥哥马桂元,师从“万人迷”李德钖,擅长“文索”笑话。

两位左马从左至右分别是、马、马贵林和他的弟弟。

虽然他们从小受到家庭熏陶,练就了扎实的功底,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相声、评书、坠子等艺人的地位极低,都属于下九等。

深知其中的艰辛,父母不希望马从事这个行业,尽力为他提供教育。在马3岁时,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为了给妻子治病和料理后事,父亲变卖了所有家当,然后只好带着10岁的儿子住进了后台的相声园,然后把马寄养到了叔叔家。

当马7岁时,他的父亲成名了,娶了他的继母并把他带回家。

小学毕业后,马进入了天津市汇文中学。

但是好景不长。我父亲和“万人迷”李德钖是乐言剧院的合伙人,收入还可以。

1929年,马15岁时,“万人迷”猝死,父亲不得不在旧天津“三无”地区露天讲相声。收入大减,家里几个孩子根本不可能读书。

无奈之下,只好辍学回家,跟随父亲的脚步,向学习。于是,他正式进入相声事业,也早早踏入社会,走街串巷谋生,尝尽了人间险恶。

02辍学学美术。

主人周德山是个温和的人,从不打骂马李三。但他真正的老师不是周德山,而是他的哥哥马桂元。

说到,马对总是又敬又畏。我佩服马桂元,因为他相声讲得好,文笔编改,说话、调侃、唱歌样样精通。

我很害怕,因为马桂元脾气大,规则严格,标准高。当时马的表现稍有偏差,都是对的,都是错的。

有一次被打得很惨,马心灰意冷,甚至放弃了相声的念头。他看到派出所在招人,就去报名了。没想到,顺利通过笔试文化的马却被拦在了太瘦。

马见众人不要他,急忙鞠躬恳求道:“二位大佬,请收留我吧。别看我瘦,我没毛病。不信你可以考察我一段时间,保我平安,吃饭睡觉跑步……”

警察见马这么健谈,干脆问他:“你来考警察干嘛?就说说相声吧。”

被戏弄后,马当警察的梦想破灭了。他虽然觉得不舒服,但似乎在向他暗示:你是说相声的素材就是为相声而生的!

从那以后,马抛开一切杂念,全力磨练自己的相声技巧。为了练好嘴,掌握好气口和大小,你要付出比别人10倍、20倍的努力。绕口令和穿嘴一定要练透,张口就来。

父亲和哥哥不仅拿下了“开粥厂”、“文章社”、“八扇屏”等所有文艺段子,还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

马桂元对他的要求够严格,但马李三在“学、练、看、演、改”的基础上,又给自己加了一个“精”。同时对自己提出“你一定要学、学、学、善、精”。

后来,这成了他一生的艺术标准。

但就在马的相声技艺越来越精湛的时候,却染上了烟瘾,不到30岁就去世了。

马李三把他两岁的儿子马敬伯带到他家抚养成人。后来,也成为一名相声演员,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这意味着尊重他的叔叔马。

然而,就这样,二十多岁的马不得不承担起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重任。

03险恶的江湖

哥哥去世,父亲去世,继母离家出走...马一个接一个地意识到,在天津说相声的微薄收入根本不够养家糊口。

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四处流浪,以卖艺为生。

起初,因为没有路费,他不得不乘船在塘沽、葛沽和附近的咸水沽演出。

之后通过问熟人,才有机会上了火车,去了秦皇岛。

有一次,我和刘宝瑞出去表演艺术。在从营口到阳台的船上,刘宝瑞饿晕了,因为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无奈之下,马只好偷了别人的锅饼来救的命。

1937年,马乘火车去奉天,在路上,两个日本宪兵和四个伪军一个一个地盘问乘客。当我到达马李三时,我因为说“我是说相声”和“我来自中国”而被扇了一巴掌。

1939年,马以艺术家的身份到济南演出,但他仍然拿起10元钱,才买得起回家的火车票。

十几年来,马为了养家糊口,在旧社会走码头、闯东方、进京、南下。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也尝遍了江湖中的险恶。他演戏五年了,被剧院老板骗,被地痞流氓敲诈...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穷艺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一家的生活才真正改观,曲艺人才开始翻身,成为大师。

04新身份和新地位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然后有一个好消息。最后,原来的曲艺人从冷门变成了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当马再次登台表演时,他发现自己不再是街头艺人,而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力量。

今年,马一家住进了独门独院,并添置了桌椅板凳。春节期间,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服,成了名副其实的翻身户。

新的国家和新的社会也给马带来了新的身份和地位。他参加了赴朝吊唁团,并担任文艺队副队长。回国后,他成为天津曲艺团副团长,并当选为CPPCC成员。

曾经浪迹江湖、忍辱负重的穷艺人,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马非常满意和感动,他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热情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

1954年4月,曲艺团领导交给马一份相声剧本,要求他在10天内修改完毕,然后登台演出。

这是《买猴》的原剧本,之前其实也有人演过,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

马仿佛接到了军令状,日以继夜地想,废寝忘食,逐字逐句地想,全身心投入创作。

终于,在第九天的凌晨,马修改了剧本。

经过几天对剧本的死磕,马爬起来一头栽倒在地,头磕在桌子上,脚磕在地上。

好事多磨。马改编的《买只猴子》一经播出,便风靡全国。来自世界各地听众的来信蜂拥而至。许多机构和工厂希望他能进行慰问演出,各省市电台要求转录。

1956年毛主席视察天津,晚上在天津干部俱乐部南楼礼堂接见天津文艺工作者。当马介绍自己时,他们正在高喊“买猴子,买猴子”。

但就是这样一部连毛主席都叫好的作品,却很快给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以至于他一下子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沉寂了20多年。

04曲折

1959年5月,45岁的马被分到由学校,被派到天津郊区的一个农村劳动改造所。

原因是他改编演出的《买只猴子》,造就了风靡全国的《马大哈》,严重抹黑了社会主义商店的从业人员形象。

一等就是20年。这期间,马只谈了3年相声,其余时间都在看仓库、看门、做煤球、打扫卫生。

到1979年马李三被 *** 时,他已经从一个40多岁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65岁的老人。

当时,他的长子马志明,被派与马李三。

正是在他20出头的时候,他被困在了一个无聊的农村。他艰苦无聊的生活让他感到绝望,他为此写了一首打油诗:

四十四年风云,曾经失落,曾经失落。

一朵云的逝去,你不能遗憾,但前后的事,你想不到。

看着写好的诗,马志明想把它拿给父亲看,以获得几句赞扬或赞许的话。

没想到,马一见就急了。他马上板起脸说:“如果你们都没救了,那就只好活着浪费粮食了!”

原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被打倒还是蹲在牛棚里,马的心里从来没有放过相声,他坚信“总有一天,迟早,他还是可以上台的”!

他的功夫从来没有丢过,几乎每天早上都练。背单词、练杂技、相声技巧从来没有被忽视过。

马一直在想相声,他最喜欢的观众也一直在想他。

1961年3月24日,阔别两年的马在劝业场上空的乐天曲艺馆举行了他的之一次演出。

马本来被认为处于特殊时期,一直没有 *** ,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没想到,他一出场,观众就鼓掌好几分钟。

马李三眼里含着泪水,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说道:“你没看见我吗?我生病了!”

听了他的话,许多观众热泪盈眶。

观众对马的喜爱不仅体现在演出现场,甚至引发了不可思议的怪事。

那段时间,马早出晚归。每次他看完夜场回家,都会发现有人跟踪他。

直到那天,马走到门口,终于鼓起勇气拦住了那个男人。

当我走近时,我发现他是一个身材魁梧,看起来很诚实的年轻人,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坏人。

在马的询问下,小伙子告诉他,他很喜欢听他的相声。看他那么瘦,熬过了整件事,又担心路上有人欺负他,就主动承担了护送他回家的义务。绝对没有别的意思。

当时,马在剧团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面对这位年轻粉丝的关心和爱护,他不禁感到悲喜交加。

此后,每当他回忆起这一幕,马就感到心里一阵发热,但他却无话可说。

在他看来,只有说好相声,才能不辜负观众对自己的爱。

然而没过多久,随着文革的开始,苦难又来了。

这一次,马又被下放到农村,一呆就是16年。

在农村,人们看到马身体虚弱,就特别照顾他,给他分配一些轻松的工作,如看仓库。

谁能想到,有一次马遇到了 *** 烦。

那是八月的一个中午,天气很热。割完米,大家都回去休息了,只留下马一个人守着米堆。

他先是赶走了鸡,然后坐下来点了根烟,却不知不觉睡着了。

当他被一股浆糊味惊醒时,吸管已经被烟头点燃。即使他迅速起身灭火,也为时已晚。

那天晚上,生产队开了全体大会,气氛很严肃。厂长和场长先后发言。

马本以为这次处罚逃不掉,没想到领导说要罚他三次相声!

对于热爱相声的马来说,这简直是一种奖励。

这样,生产队的食堂,农村的田间地头,就成了马说相声的舞台。

最后的舞蹈舞台

在8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表演了200多场传统相声,创作改编了六七十场新相声。

历经沧桑,尝尽酸甜苦辣,时间来到了1977年。

年过六旬的马和只差他一岁的之一次在天津人民体育馆同台演出,表演了一段新的相声《精打细算》。

结束之后,马对说道,“凤山,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我确定。只要你不与我分离,我再也不会找别人来衡量我的人生了!”

就这样,他们两个一起合作了14年,出演了几十部相声,从开粥场,买猴子,黄鹤楼,到十点开始,相面,西江月...

马·李三确实遵守了他的诺言。1992年王凤山去世后,他再也没有和别人表演过相声,而王凤山成了他最后的搭档。

2001年12月8日,已被确诊为膀胱癌的马再次来到天津市人民体育馆,举行了她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

马的众多弟子与3000多名观众欢聚一堂,现场气氛热烈热烈。

2003年2月11日,马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9岁。

至此,说了一辈子相声,让我们笑了一辈子的马,告别了爱他的观众,也告别了爱相声的舞台。

因为亲身经历过底层人民的疾苦,马相声里的小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更能打动人心。

即使到了辉煌的时刻,他也不忘自己的根。

在遗书中,马写道: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就是我死后,请把我的丧事简单处理一下,我不希望各级组织再来烦我;同时我有很多朋友、学生、重徒,所以不送别遗骨,不收花篮、花圈、挽联,也不收钱、物。我这一辈子,就是想把笑声留给人民,而不是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衷心祝愿相声繁荣,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12588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