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中的小故事有哪些
苏轼10个对联趣事?
苏轼文学才华极高,很喜欢写对联,下面奉上十个有关他的对联趣事。
苏轼对联趣事一
苏东坡(1037-1101)自幼天资聪颖,在饮誉文坛的父亲的悉心教育和耐心指导下,他逐渐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很有一股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劲头。经过几年的奋发努力,他的学业大有长进。小小年纪,就已经读了许多书,渐能出笔成章了。父亲的至亲好友看了,都赞不绝口,称他是个难得的神童,预言他必是文坛的奇才。
少年苏东坡在一片赞扬声中,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他自以为知识渊博,才智过人,颇有点自傲。一天,他洋洋自得地取过笔墨和纸,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他刚把对联贴在门前,有位白发老翁路过他家门口,好奇地近前观看。这位老翁看过,深感这位苏公子也太自不量力,过于自信了。
过了两天,这位老翁手持一本书,来苏府面见小东坡,言讲自己才疏学浅,特来向小苏公子求教。苏东坡满不在乎地接过书本,翻开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个都不认识,顿时红了脸。老翁见状,不露声色地向前挪了几步,恭恭敬敬地说道:请赐教。一句话激得小东坡脸红一阵、白一阵,心里很不是滋味。无奈,他只得鼓足勇气,如实告诉老翁他并不认识这些字。这个老翁听了哈哈大笑,捋着白胡子又激他道:苏公子,你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吗怎么会不识此书之字言罢,拿过书本,扭头便走。
苏东坡望着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惭愧。他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在那副对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了两个字,使对联变成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次,他依然端详了好久、好久,并发誓,要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永不自傲。从此,他手不释卷,朝夕攻读,虚心求教,文学造诣日深,终于成为北宋文学界和书画界的佼佼者,博得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盛誉。
苏轼对联趣事二
苏轼改联诓权贵
据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时名传京华。许多皇亲国戚、公子王孙求婚者络绎不绝。
有一天,苏东坡的政敌、权臣的儿子方若虚,也送上几篇诗文前来求婚。苏小妹仔细看过诗文后,提笔批一联于文尾曰:
笔底才华少,
胸中韬略无。
东坡一看大吃一惊,担心触怒权臣,惹出是非。他急中生智,模仿小妹笔迹,在批联后加上两个字,变成:
笔底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穷。
东坡将此联示与来者,并说:“小妹脸长额高,相貌丑陋,是不敢高攀。”方某也就不再强求了。
苏轼对联趣事三
苏轼戏嘲张三影
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坠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为曲剧《西厢记》)的故事,将张先比作拈花惹草的张秀才。
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
愁似鳏鱼知夜永,
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做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苏轼对联趣事四
苏轼面前王琪愧
北宋诗人王琪,年轻时很自负。一日,他到竹园玩赏,见青竹丛丛,枝叶挺秀,便触景生情,写出一对联:
叶垂千口剑,
干耸万条枪。
王琪很得意,把他挂在墙上,扬言“有能挑剔一字着,愿以十金相奉。”三天过去了,没人挑出毛病。又过了三天,还是没有动静,王琪更是神气十足。谁知到了第八天晚上,苏东坡 来串门,看了对联沉吟不语。王琪故作谦虚地说:“久仰尊师大名,如雷贯耳,晚生诚望指教一二。”苏东坡开门见山:“好是好,只是十干一叶啊。(指干万条,叶千片,有失比例)”王奇一听,不觉瞠目结舌,羞愧地摘下对联,扔到了字纸篓里。
苏轼对联趣事五
苏轼妙对进考场
苏东坡等三人去九江二门赶考,因发大水耽误时日,应考迟到。考场的门卫不让进,以对对子相刁难,出对曰:
一叶小舟,载着三四位考官,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苏东坡思考片刻,对曰:
十年寒窗,读了八九卷诗书,干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苏轼对联故事六
苏小妹难和尚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苏轼对联趣事七
东坡吃草
有一天,苏轼闲来无事,就去金山寺拜访佛印禅师。敲门之后,佛印的一个弟子来开门。都是熟人,苏轼一点也不客气,傲声道:秃驴何在?
小弟子一听,来者不善啊,他淡定地指了指远方正在吃草的一群牛,朗声回答:东坡吃草!
苏轼对联趣事八
水流东坡诗
一年春天,苏轼和佛印一起乘船出去游玩。苏轼无意中看见有一条野狗,正在河岸边啃骨头,苏轼立刻计上心来,他拍了拍佛印,又指了指岸边的那条野狗,说了一句:“狗啃河上骨”,然后冲着佛印狂笑起来。
佛印一看就明白苏轼的意思,“河上”的谐音是“和尚”,“狗啃河上骨”意思就是笑话我,狗在啃我的骨头啊。
佛印的反应很快,他立刻拿出那把题有苏轼诗句的扇子,浸到河里,也是大声说道:水流东坡诗!
苏轼一听,立马止住了狂笑,“诗”与“尸”也是谐音,佛印更是个狠人啊!
苏轼对联趣事九
苏轼与黄庭坚的较量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一位诗词书画都精通的全才,人们把他和苏轼并称为“苏黄”。黄庭坚也是一位善于做对联的高手,这两人见面,经常一起切磋对联功夫。
有一天,这老哥俩闲来无事,就在一棵松树下较量棋艺,下围棋。苏轼执白,刚下一子,巧了,一颗松子紧接着就掉落在棋盘上。过了一会儿,苏轼又下一子,一颗松子又跟着落下。苏轼盯着松子,若有所悟,就随口吟出了一句上联: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说完,苏轼看着黄庭坚,笑着说道:“老弟,该你了”。黄庭坚心里很明白:这不是让我下棋,这是在考我对对子啊。
黄庭坚笑了笑,说道:“稍等一下,老兄,我先看看光景。”他抬头向远方张望,只见不远处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几株柳树,长长的柳丝垂向水面,随着阵阵清风在轻轻飘荡。柳荫下,坐着一位老渔夫,他手握着长长的鱼竿,正在钓鱼。
黄庭坚灵机一动,立刻想出了下联: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轼听完,哈哈大笑,连声称赞黄庭坚:“鲁直高明,不愧有千里之才啊!”
苏轼对联趣事十
苏轼讽刺和尚
在杭州的时候,苏轼听说有一座寺里的方丈品行不端,就决定微服私访,去会会这个方丈。就这样,苏轼来到了这座寺庙。不想那方丈认识苏轼,一看苏大人光临,他很兴奋,毕恭毕敬地接待了苏轼。
游览完毕,方丈请苏轼题字。尽管苏轼心中非常厌恶这个方丈,可是,架不住那个方丈的苦苦哀求,于是,苏轼灵机一动,提笔写下一副对联“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
方丈虽然不懂对联的意思,但是他知道这是苏轼的墨宝,就将这副对联悬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来显摆自己的文雅。
有一些来游览的文人雅士见了对联,端详了一会儿,就一个个地捧腹大笑。方丈很纳闷,后来有人告诉方丈,这副对联写的是两个字谜,谜底是什么,聪明的您想必知道吧。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 欧阳修是宋朝的大诗人。有很多人都去拜访他,请他指点诗文。有个能做几首诗的公子哥儿,不服气。他逢人便说:欧阳修也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什么了不起!我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这天,他去找欧阳修。在路上,他碰见一个中年人,他问:老兄,你是去找欧阳修的吗?中年人点点头说:是呀!于是俩人就一路同行。公子哥儿把自己去找欧阳修的事向他说了一遍。中年人说:看来你很有学问,做一首诗如何?公子哥儿看见前边有一棵枯树,就随口吟道:前边一枯树,分成两个杈。中年人接下去说: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公子哥儿一听乐了。行啊,老兄。有了你,我就更不怕欧阳修了。二人走着走着,看见一群鹅跳到河里。公子哥儿又来劲儿:对面一群鹅,扑通跳下河。中年人又接了下去:毛浮绿波动,颈曲作清歌。公子哥儿上上下下打量了中年人一番,说:想不到你还真有两下子。走,上船。过了河,就离欧阳修家不远了。他们上了船,公子哥儿还在卖弄:你我一只舟,去找欧阳修。中年人微微一笑,又接了两句: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