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对联-楹联手抄报三年级,对联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三年级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4 10:11:45 人气:2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对偶 横批 下联 抄报 春节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简单又漂亮对联手抄报,一起来看一下吧。

“对联”的由来

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是我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千百年来深为我国人们熟悉和喜爱。

对联在艺术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是由对仗工整的两句话组成(以后又有了横额也叫横披或横批),这两句话的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表达两个相对称的意思。

对联起源予我国古代的“桃符”。古时候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门旁都要挂上两个桃木削成的“桃人”。桃树在古人心中,是个吉祥物,它色鲜味美的果实,被当作“仙果”,“寿桃”。古人还把桃木视为驱鬼避邪的神物。据《山海经》记载;上古时,东海度溯山上有一株巨大无比的桃树,枝叶覆盖三千里。树的东北面有座“鬼门’’,由两员神将——神茶和郁垒把守。众鬼慑予二神将之威力,不敢由此出入危害人问。于是,二位神将成了古人心目中的“保护神”。他们被雕成“桃人”,新年伊始挂于门上,让他们镇鬼驱邪,保佑合家平安。这就是最初的“门神”。后来又把雕像换成了桃木板,画上二神将的图像。以后又进一步简化成“桃符”,在桃木板上写上他们的大名或者画些弯弯曲曲的符咒。但严格地说,桃符还不是真正的对联。当“桃符”,演变成对偶的两句话时,对联才真正诞生了。

对联的产生与我国古典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诗文,汉赋和魏晋南北朝的骈文体都十分讲究对偶句,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段。唐代律诗兴起,对联也做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随之产生了。对联以五言句和七言句居多,这与唐诗五言诗、七言诗的艺术形式不无关系。故有人认为对联是由律诗发展演变而成的。 ? ?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副对联,为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作;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副对联之所以有名,也许是宋人认为这是两句谶语,预示着宋将灭蜀。因为在第二年(公元965年),后蜀就被宋朝灭亡了,宋朝大臣吕余庆到此任成都知府,正所谓“新年纳余庆”;而“长春”又是宋人的“圣节”。这一历史巧合,使此联被载入史册,成为传世第一联。由此可以推断,对联产生的年代要早于五代,即使从孟昶的传世第一联算起,至今也已历时千载。

对联在宋代始为流行,种类也日益增多,出现了门联、婚联、寿联、挽联、庙联以及口头对联等多种形式。大文学家苏轼就是当时作对联的好手。有一次,他到文人刘攽家去做客,中间有事要回家,刘攽说;“幸早里,且从容。”让他别急着走。苏东坡答道; ?“奈这事,须当归。黟没办法,我得回去。这是一副有趣的'谐音对联,出句和对句各谐三果一药;杏、枣、李(或梨)、肉苁蓉,蔈(一种苹果)、蔗、柿、当归。

对联一出现,就以其义美、形美、声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宋代为它的发展期,明清对联的多样化产生了有益的影响。所以,应当说对联是由文、赋、诗、词、曲等文体演化、变异而独立成体的;它兼有各种文体的某些优点,又别具一格,故有“诗中之诗”之美誉。

明代对联的兴盛,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爱好不无关系。朱元璋戎马一生,粗通文墨,他格外喜好作对联。在攻打姑苏城时,朱元璋以“口天”二字出题,让谋士刘基来对联: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基却以“人王”为题对道: ?“人中王,人边王,意在全任”。这副对联既谈了战略方针、大计,又巧妙恰当,富有情趣。

朱元璋称帝后,时常微服私访。一天,他来到一个酒馆,遇到一个重庆籍书生,就一边饮酒一边跟他对起对子来。朱元璋说;“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见这位长脸大汉气度不凡,心里明白,马上对道: ?“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了满心高兴。后来还把这位书生请进宫,赏了好些钱。既然“圣上”偏爱,文人学士们便纷纷效法,作对联一时成了时髦之举。

清末以后,对联随着华侨的足迹,还传到了海外。到了民国革命时期和解放以后,对联仍然盛行不衰,形式也更加新鲜、活泼。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仲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通用春联大全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

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

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

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春联是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贴上的,春节的春联手抄报有哪些?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春节的`春联手抄报:

春节的春联手抄报内容:春联的成对出现

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用特别颜色的纸张写的春联: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

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涵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传统文化手抄报该写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1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2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3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4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5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6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传统文化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有脸谱。剪纸。中国结。刺绣。人偶。武术……

我国的节日文化相当丰富,其中,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年”,到了那一天,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大街上到处都是买年货的,到处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到了腊月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红色的对联,威武的门神,还有门上要贴倒福字,意思是福到我家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出门在外的人也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吃团圆饭,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一家人吃著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晚上还要熬夜,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五。四。三。二。一那一刻,就听到到处都是放鞭炮的声音,这是人们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人们都要穿上新衣服去长辈家拜年,还要收压岁钱,这也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大年初二要走亲访友,直到正月十五看舞狮舞龙,就预示著过完年了。这就是春节的风俗习惯。

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哦!下次我再给你们慢慢讲……

小学生简单又漂亮三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中国文化,我们共传承

阳光洒落在幽静的花园里,梧桐叶斑驳的影子落在我身上。我席地而坐,膝上摊开一本厚厚的《论语》,不停地读著、背著,一股清新、淡雅、古朴的墨香沁入心脾。身旁,一只又一只小鸟儿飞来飞去,美丽的歌声时而婉转动人、时而清脆动听。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国学教我们学习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学教我们为人处事;“百善孝为先”国学教我们孝敬之道。

中国文化,就是风雨中坚忍不拔的大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无法将他打败;就是风雨时同舟共济的努力,团结一心用爱温暖每一个人;就是风雨后七色的彩虹,只有在与困难搏击之后才会显现。

5.12,我要爱。在5.12特大地震中,我们泪流满面,在巨大困难面前,所有同胞众志成城;2008,中国北京。在圣火遭遇困难的时刻,中华儿女不惜一切代价,在08奥运之风吹遍世界的时候,炎黄子孙热情欢迎各国各族人民。这,不就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吗?这,不就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经久不衰吗?

其实,中国文化就在我们细小的举动中流露。在早上,妈妈耐心的叫我们起床;上学路上,不随便攀折树木;学校里,见到师长礼貌问好;上课时,谦虚认真地倾听;课间,朋友互相帮助,不耻下问……国学并不是一定多么深奥的哲学,而是在最细微中体现的。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但是腹有诗书却不能够真正做到书中所讲,岂不是变成了书呆子?!现在的人,大多都是一肚子学问,却显得特别肤浅,是他们学问少吗?不,是他们做不好。在如此发达的21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质”放在前面,是为了强调文明、礼仪、帮助、关爱、感恩等素质的重要性。而这些素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中国文化,这些中国文化,就是大家所说的国学。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发扬光大!

贴对联是我们春节的传统习俗。下面我带来的是关于春节对联手抄报,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春节对联手抄报1

关于春节对联手抄报2

关于春节对联手抄报3

现在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了,我看见家家户户都开始了贴对联。于是耐不住骨子里的兴奋因子,便吵着要和妈妈一起去挑对联。

来到了书店街,大街两旁买对联,买对联,买对联的人山人海;小摊整齐的摆着红艳艳的对联,我拉着妈妈,看得眼花缭乱。“妈妈!我们赶快买吧,要不就被别人买光了!”妈妈笑着说:“傻瓜!这么多对联摊,不会被人买光的.。再说,买对联也要仔细挑挑,这叫门当户对。”“门当户对?”我对妈妈的话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是我并没有再追问,生怕妈妈又说我在犯傻。我紧紧的跟着妈妈来到一个小摊上,妈妈指着一副对联嘴里念叨着:“‘车行万里路,人播四美风;一路顺风!’这副对联是卖给开车的,开车人买去,希望能平安开车。”“有道理,有道理!”我开始理解这门当户对的含义了,便点了点头。这时,我看到有一个人买了一幅对联,只见上面写的是:“笑尝葡萄一窝蜜(上联),喜吃甘蔗两头甜;生意兴隆(横批)。我猜想,这户人家应该是做水果生意的吧。看来对联能够反映人们的希望和职业,以及对祖国的祝福和欣喜之情。对联可真有意思!怪不得妈妈说买对联要门当户对。

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联,只好换了一摊往前走。这时我看见一个对联摊上金光闪闪,原来其中有一副对联是用金粉书写的。我定睛一看:“人入虎年增虎劲,添春色发春辉门;如虎添翼。”我想大概这是对自己家一种美好的期望,于是便买下了这副对联。

回到家后,我把这幅精心挑选的对联工工整整的贴在门口。这时,我仿佛看到对联上的每一个字都放射出耀眼的金光。在热闹的爆竹声中,我们和对联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134458.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