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春联-进击的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都贴的春联,居然是八股文带来的礼物?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26 9:10:15 人气:1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春联 我们 八股 就是 但是

原标题:进击的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都贴的春联,居然是八股文带来的礼物?

首发于百家号文史领域春节特辑征稿

贴对联是春节的标志性礼俗之一,由于春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会习惯性认为对联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对联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必须在具备了相关的历史条件之后才能诞生,而对联能够成为民间故事当中才子的标配,更是和明清两朝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一、诞生:对联与桃符

学术界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所谓桃符,指的是用桃木制作的辟邪物,一般是成对的挂在大门口。既然要起到驱鬼的作用,上面就要写点东西。据说最早的桃符上面写着“神荼”、“郁垒”这二位专门降妖除魔的神人的名字。古代先民们一般都会在大年初一更换上一年的桃符,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就是这个新年风俗,恰与今人在新年挂春联相似。不过和春联不一样,桃符更多的是用来驱灾的,还不具备祈福的功能。春联在后世普及之后,桃符驱鬼的功能也就被门神取代了,所以桃符充其量只能算是春联的萌芽之一。

不过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是一直存在的,根据出土文物证明,最迟到了唐代,桃符上面就不光是驱鬼除灾的内容了,开始出现了祈福的内容: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文句和内容上下对偶,而且内容也是祈福,可见已经具备了春联的形式,可以看做是最早的春联了,而且出土的文物当中还有这么几句: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

可见这些字句都是要贴在门上的,正与春联的使用方式一致,不过从“门神护卫,厉鬼藏埋”几句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春联还是有桃符的功能。而且这几句话更多的祈福的套话,至于文人自主创作的春联,其出现时间还要更晚。

二、成型:对联与诗词

其实文人自主创作对联的一个前提就是我国诗词的发展。我们知道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此外与之齐名的就是屈原的《离骚》,到两汉则有乐府,魏晋则有三曹七贤,虽然有这么多的诗人,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虽然有一些句子是对仗的,整体上对于对仗都没有必然的要求,比如我们熟知的那些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

到了南北朝,诗文的对仗开始逐渐成为风气,而真正给诗歌艺术定型,使对仗成为诗歌的标志的时代,正是唐朝,这也正是唐诗的成就所在。我们知道唐代有一种诗,有四句,要求中间两句必须对仗,所以叫律诗。正是因为对仗,所以律诗的每一句都被成为“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从此古人写诗就要特别注意对仗,写出上一联就要仔细斟酌下一联,这就叫“对联”,从这个词的愿意来说就是对出相对应的联句的意思。我们知道的著名的唐代诗人,比如初唐四大家,盛唐的李杜,中唐的元白,晚唐的小李杜,都是对联的好手,正是这些诗人的努力,使得之后的诗人只要写诗就必须要对仗。

可以说,律诗的成型为对联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因为从此之后对对子成了文人的基本素养之一。五代时期的后蜀国主孟昶,就是一位文人君主,要说文采恐怕并不输给同时代的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号称词帝,这位孟后主的文采也不错。而且他还深得唐人习气,喜欢对对子。据说每年初一他都要和学士们写桃符,这位孟后主也因此留下了这么两句: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上下对仗,文句工整,内容是为了祈福,而且也是贴在门栏上的,虽然当时的人还是称之为桃符,但是和日后的春联已经没什么本质区别了。

孟后主虽然没什么治世功劳,文采也不如李后主出名,但是凭借这两句对联,却可以牢牢坐住“中国最早的春联作者”的宝座。

三、全盛:对联与八股

虽说到了五代对联已经成型,但是对联却长期以来并不是特别流行,文人之间更多的也是流行诗词的唱和,并不像后世那样以对对子的方式展示才华。据学者们统计,其实一直到宋元两朝,知名的对联作家和对联都并不多。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各地的民间故事当中,似乎无论什么时代,那些知名的才子相互炫耀和比较才华的方式都是对对子。甚至在一些民间故事当中,对对子成为对抗外国势力,扬我国威的方式,比如下面这一则著名的对子: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有关这个对联的来历,有说是八国联军时期的,有说是明朝的,有说是抗战期间的,有说的鸦片战争期间的,无论是哪种情况,故事总离不开这样一个套路:外国侵略者为了刁难和羞辱中国人而出了上联,中国的才子成功对出了下联并且羞辱了外国侵略者。这些民间故事都在暗示会写对联是文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哪怕是不识汉字的外国侵略者,也会被中国人民强大的写对联的能力威慑住。可以确认的就是,这一类故事多半都是后世的人们杜撰出来的。

那么对联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兴盛起来的呢?答案是明清两朝。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科举当中八股文的盛行。八股文的名声似乎不太好,原因之一就是八股文的文体是被严格规定好的,批评者说这带来文体的僵化,禁锢人心,牢笼人才。

八股文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而八股文对文体的要求当中,有一项就是要求中间几段是要对仗的,比如明朝的一位探花(一甲第三名)的文章的节选:

藏诸闾阎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归之府库,而后为吾财也。

蓄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积之仓廪,而后为吾有也。

取之无穷,何忧乎有求而不得?

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无备?

牺牲粢盛,足以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资朝聘之费。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给之也,其孰与不足乎?

饔飨牢醴,足以供宾客之需;车马器械,足以备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应之也,又孰与不足乎?

(作者王鏊,明成化十一年探花)

再比如清代的一位状元的文章的节选: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作者韩菼,康熙十二年状元)

这些文章都是严格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在要求的段落必须对仗。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写出对仗的句子来,文人就必须把对仗作为自己学习的基本功。我们现在批评应试教育,那个时候的教育其实也差不多,孩子们刚入私塾念书的时候就要开始练基本功,而对仗就是其中不必可少的一个部分,比如明代人编写的儿童教材《幼学琼林》,这本书基本上是普及一些常识的著作,但是全书的写法就是对仗的,比如介绍地理的章节: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而到了清代,这种“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就出现了专门教对仗的儿童教材《声律启蒙》,其内容都是这样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也就是说,为了做好八股文,明清两代的孩子们从童年时代开始就已经在学习对对子了,于是对于民间的百姓们来说,他们能接触到的文化人,哪怕是“学历”最低的学童都会对对子。而科举能够获得好成绩的人也一定能够对出漂亮的对子来,这些人平日里见面了总不会像写八股那样“代圣人立言”,日常的娱乐活动之一也一定是对对子。而坊间在比较文人之间水平的高低的时候,也一定会把写对子的能力作为基本衡量标准。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其实古代的对联并不多,但是在民间故事当中历朝历代的才子却都会写对联了。

我们现在可以回到春联的主题上来了,从前面的梳理我们已经知道,一直到唐朝,民间已经开始贴对仗的春联了,也有人开始自己写春联贺词了。但是奈何对联一直没有形成风气,所以相关的记载并不多。到了明清两朝,八股文盛行,对联成了每一个识文断字者的基本功,那时候的识字率固然不高,但是得益于明清两朝的科举政策(按地区和省份划分科举名额),使得哪怕是最偏僻的地方也不难找到能够识文断字会写对联的人,毕竟科举的名额有限,绝大多数考生都注定与功名无缘,不少人为糊口都会替人写字取名写春联。就这样,伴随着千千万万科举考生们的努力,春联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春节最知名的代表物之一。

文史君说

经过全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其实春联是在唐代产生,在明清两朝才发展起来的。春联能够诞生离不开诗词对仗技艺的发展,而春联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则是因为最基层的文化人都掌握了对仗这种能力。我们常常会把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事件习惯性当成是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其实任何现象都必须要在具备了相应条件之后才能普及。历史有很多偶然因素,谁能想到,好看又喜庆的春联,是八股文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呢?

参考文献:

谭蝉雪《我国最早的对联》,《文史知识》,1991年。

张小华《中国楹联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梁章钜《楹联丛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136792.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