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儿郎当是哪的话?
“吊儿郎当”是一个流行的成语,指的是态度漫不经心、不认真负责的样子。那么,“吊儿郎当”这个词究竟从哪里来?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来自北京的方言?
一种说法认为,“吊儿郎当”是来自北京的方言。若把“吊、儿、郎、当”四个字拆开来看,吊和儿都是北京话的典型表示方式,而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有一句“我吊打那个贼人”的经典名言。郎以及当,同样出现了不少在北京话中的用法。
另外,可能有不少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吊儿郎当的“吊”字来自“当”,因为“当”的本字为“吊”,在古代串门子叫门时,往往喊的是“吊门”,也就是“鸣门”的意思,因此“当”字就被解释为“吊门”的意思。
来自四川的方言?
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吊儿郎当”源自于四川的方言。据说“吊儿郎当”在四川话中是“倒腾倒腾”的意思,指的是白耳朵、长条子、白灰狗这些形状特别类似的东西,动起来来回晃荡,而这个动态又恰巧符合了“吊儿郎当”的形象。
文学出处
其实,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吊儿郎当”的出处。明朝冯梦龙在其小说《喻世明言》中提到了“吊儿郎当”的用法,该书写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而清朝的名家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也有“吊儿郎当”的出现。
结论
综合以上说法,我们可以发现“吊儿郎当”的来历众说纷纭,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成语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而它的使用也是极为广泛的,目前已经成为了现代汉语中十分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