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朝,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庾信晚期诗歌特点,来欣赏一下吧。
行途赋得四更应诏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四更天欲曙。
落月垂关下。
深谷暗藏人。
欹松横碍马。
咏羽扇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摇风碎朝翮。
拂汗落毛衣。
定似回溪路。
将军垂翅归。
秋夜望单飞雁诗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
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
今暝将渠俱不眠。
周祀圜丘歌·皇夏·七里是仰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七里是仰。
八陛有凭。
就阳之位。
如日之升。
思虔肃肃。
致敬绳绳。
祝史陈信。
玄象斯格。
惟类之典。
惟灵之泽。
幽显对扬。
人神咫尺。
周祀五帝歌·配帝舞·帝出于震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帝出于震。
苍德于神。
其明在日。
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
功以施人。
言从配祀。
近取诸身。
弄琴诗·一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雉飞催晚别。
乌啼惊夜眠。
若交新曲变。
惟须促一弦。
周祀圜丘歌·登歌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岁之祥。
国之阳。
苍灵敬。
翠云长。
象为饰。
龙为章。
乘长日。
坯蛰户。
烈云汉。
迎风雨。
六吕歌。
云门舞。
省涤濯。
奠牲牷。
郁金酒。
凤凰樽。
回天睠。
顾中原。
周祀圜丘歌·皇夏·旌回外壝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旌回外壝。
跸静郊门。
千乘按辔。
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
扫地唯尊。
揖让展礼。
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
风云相顾。
取法于天。
降其永祚。
周祀圜丘歌·雍乐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礼将毕。
乐将阑。
回日辔。
动天关。
翠凤摇。
和鸾响。
五云飞。
三步上。
风为驭。
雷为车。
无辙迹。
有烟霞。
畅皇情。
休灵命。
雨留甘。
云余庆。
周祀五帝歌·皇夏·嘉玉惟芳
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
嘉玉惟芳。
嘉币惟量。
成形惟礼。
禀色随方。
神班其次。
岁礼惟常。
威仪抑抑。
率由旧章。
梁朝因侯景之乱而濒于破碎。梁元帝试图在江陵复振,却很快毁于西魏。庾信以使臣身份出使长安,因江陵陷落而不得南归,历仕西魏及北周,据《周书》本传记载,他“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他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深切的情感,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也更为成熟。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在《咏怀古迹》中评论其“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他后期作品的这种特色。
感伤时变、魂牵故国,是其“乡关之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庾信遭适亡国之变,内心受到巨大震撼。“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这种沧桑之感,使他更深刻地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如同
“一马之奔,无一毛而不动;一舟之覆,无一物而不沉”。因此,他在抒发个人的亡国之痛时,也能以悲悯的笔触,反映人民的苦难,并归咎于当权者内部的倾轧与荒嬉。久居北方的庾信渴望南归,魂牵梦绕于故国山河。看到渭水,眼前便幻化出江南风景:“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还。”忽见槟榔,也会勾起思乡的惆怅:“绿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莫言行万里,曾经相识来。”在《寄王琳》中,庾信接到南方故人的来信后,更禁不住悲慨万端,《四库全书总目》称赞庾信北迁以后的作品“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从《寄王琳》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化精巧为浑成的高超艺术。
叹恨羁旅、忧嗟身世,是其“乡关之思”的另一重要方面。虽然他北迁以后得到的“高官美宦,有逾旧国”,但内心深处感到无异于“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责备自己的羁留为“遂令忘楚操,何但食周薇”。他的羁旅之恨与忧生之嗟是交织在一起的。他以“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的意象致概于个人生存的软弱。庾信自谓晚年所作《哀江南赋》“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倪璠作注解时借以发挥道:“子山入关而后,其文篇篇有哀,凄怨之流,不独此赋而已。”可谓深契庾信后期文学的精神特质。
他的《拟咏怀二十七首》,以五言组诗的体制,从多种角度抒发凄怨之情,直承阮籍《咏怀》组诗的抒情传统,尤称杰作。如其七中借流落胡地、心念汉朝的女子,比喻自己仕北的隐恨与南归的渴望,真挚感人。又如其十八中所表达的忧思,不只是仕途不达的失意之悲,更是不能为国建勋的失志之恸,因而无法给自己留下排遣或超脱的馀地。此诗中“残月”四句写景,句式巧拙相间,且能投射诗人独有的心境,可见诗人精切浑成的笔力。
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饰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庾信晚期诗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