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诗-诗词-诗歌-诗句-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2/4/20 7:23:14 人气:4 加入收藏 标签:梅花 相思 两句 东风 黄昏

梅花和别的花不一样,别的花怕困难,遇到一点困难就鞠躬,不勇于克服困难。冬天,每个人都会萎缩。在温暖的春天,他们又醒来了。但梅花不仅独自盛开,而且生命力很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1

小重山令/小重山 潭州红梅

[宋] 姜夔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②湘:湘江,流经湖南。 皋:岸。

③茜:大红色。

④沁:渗透。

【评解】

此词以咏梅为题,抒吊古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首两句点出“潭州”与“梅花”。

“东风”两句,因物及人。梅苑人归,蘅皋月冷。一春幽事,有谁得知。下片抒情。鸥

去之后,昔游全非。因今思昔,感怀吊古。相思血泪,都沁绿枝。全词即梅即人,亦景

亦情。清新雅丽,凄婉工巧。

【集评】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

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感怀吊古,愁并毫端。其凄丽之致,颇似东山、淮

海。

这是一首咏物词。白石的咏物词所咏最多的是梅、柳 ,这是因为其中关合着他的一段“合肥情事”,他与合肥情侣相遇于合肥赤兰桥,其地多柳树,而分手时为梅开时节

。夏承焘先生的考证即为:“白石客合肥,尝屡屡来往,两次离别皆在梅花时候,一为初春

,其一疑在冬间。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张炎说:“诗难于咏物 ,词为尤难

。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词源》卷下)并标举了咏物词的几条原则:第一,求神似而不求形似;第二,结构上要能放能收,浑然天成;第三

,所用典故必须符合题旨 ;第四,结句必须点明“ 一段意思”。若用以上原则衡量此词,可谓处处吻合

。这首词在调下标明“赋潭州红梅”,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盛产红梅,以“潭州红著称于世。词中从咏红梅入手

,但又不拘泥于纯粹写梅,写梅写人,即梅即人,人梅夹写,梅竹交映,含蕴空灵,意境深远,收放自如,达到似花非花,似人非人,花人合一的朦胧迷离的审美境界。

起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人物 、地点、时间。湘皋,湘江岸边。屈原《离骚》:“步余马于兰皋兮

。”注:“泽曲曰皋。”水滨江岸往往是情人幽会的理想场所,加之红梅掩映,更富诗情画意的美感。然而此刻词人写的不是相聚时的欢乐,而是写离别后的哀愁。一个“绕”字,写出百般无奈,万种离愁。绕者,徘徊也。“月坠”二字说明其“人”(抒情诗中的主人翁常常是作者自己)已在此徘徊良久。月坠湘皋,环境凄清,以此烘托心境,其愁苦悲凉可以想见。第二、三两句由人及梅,正面点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然词人不是写梅影映照于水面 ,而是写梅影浸透在水中 ,着一“浸”字 ,感情已很强烈,再以“愁”字形容涟漪,将涟漪拟人化了。王国维说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人间词话》)。愁人观物,触目皆是愁色,这在美学和修辞上叫做移情。诗人写梅多写其横,写其斜。如苏东坡《和秦太虚忆建溪梅花》诗云:“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词人这里不仅写其疏影横斜,而且突出一个“小”字。“花树小”,一作“花自小”。小字有娇小纤弱意

。唯其娇弱,更显得楚楚可怜,让人顿起爱心。以上三句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潭州红梅独特的品格风貌,奠定了全篇离别相思的基调。

“一春”三句既是写人,也是写梅。它既承上句,进一步写梅之愁,又从“幽事”渐渐逗引起无限伤心往事,暗暗点出心目中那个“人”来。梅的“一春幽事”是什么

?是“嫁与车风春不管”,转眼间“又片片,吹尽也 ,几时见得 ?”(白石《暗香》)春残花落,惆怅自怜,除清风明月外,亦复谁知?“香远茜裙归

”,是以茜裙女子的归去,象征梅花之飘零。茜裙,即红裙。香气被寒冷的东风吹远了,而落花仍依恋残枝,在树下回旋。此句充满了奇妙的想象,“香”犹花魂,缥缈而去;茜裙则是由花瓣幻化出来的形象,如在眼前。这个幻化出来的形象,即是白石魂萦梦牵的合肥情侣,这是白石一生的“情结”所在,所以看到了梅花,会马上联想到分离的情人。那时节春寒料峭,红梅绽放,他与穿着红裙的女子在江边分别。词人渐行渐远,回首岸边,只见那红裙渐远渐小,以至成为一个红点,就像江边的一朵红梅。此时此刻,词人又深情地望着湘江边上的红梅

,双眼渐渐模糊,幻化出当年江边的“茜裙”来 。人耶?梅耶?真耶?幻耶?这样的描写,是写物而不凝滞于物,符合上面张炎所标举的第一个标准。

过片一笔宕开

,以“鸥去”结束对往事的回忆。词中本咏红梅,为何一下子又扯到江鸥?此法即张炎所云“收纵联密”中的一个纵字,也就是说不拘泥于故实,而要从远处着笔。鸥是眼前的景物,符合湘皋这一特定地点。词人在江皋徘徊,惊起一滩鸥鸟;而鸥鸟的拍翅声又惊醒词人,使他从迷惘的回忆中回到当前。啊,这一切原来都是幻觉,往昔的情事就象鸥鸟一样飞去了

。词写到此处,如果继续从远处着笔,则失其收纵自如之妙,于是“遥怜”二字又把它收回本题,并与上阕的“香远”遥相绾合,从而构成一体,深得“联密”之致

。“花可可”,与前面的“花树小”遥相呼应。可可,小也,形容梅朵小如红点。“可可”和“依依”俱为叠字,且平仄相谐,声韵极美。《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说姜白石词“能以翻笔、侧笔取胜”。这首词上阕由梅及人,写己之相思,下阕始则宕开,几经翻转,写对方之相思。从对方写来,将两地相思系于一树红梅,故其相思之情,愈翻愈浓,益转益深。细细品味“遥怜”以下诸句,即可探知个中消息。“九疑”三句,看似写竹,实为写梅。

在词人看来,这红梅之红,分明是娥皇、女英二女的相思血泪染成的

,也即自己恋人的相思血泪染成的。这里用湘妃的典故,既关合潭州湖南之地,又借斑竹暗喻红梅,以娥皇、女英对舜帝之相思,比作合肥恋人对己之相思,虽从对方写来,并以侧笔刻画,然却“用事合题”,非常精当。因为其中“相思血”三字,是牵合梅与竹的媒介。这也可见白石用典的妙处。前人用典,用其本意,有时显得呆板、平直;白石用典,只是取其所需,只取其大意,不拘泥于故实,用的非常灵活。

这首词在审美价值上是创造了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说

:“所谓沈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此词没有像一般的咏物词那样,斤斤于一枝一叶的刻画,而是着重于传神写意 。从空处摄取其神理,点染其情韵,不染尘埃

,不着色相,达到“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的妙境)。它通过“月坠 ”、“鸥去”、“东风” 、“愁漪”以及“绿筠”的渲染烘托,通过

“茜裙归”、“断魂啼”、“相思血”的比拟隐喻,塑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风采的、充满愁苦、浸透相思情味的红梅形象,借以表达对心上人的深深眷恋。

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2

点绛唇 咏梅月

[宋]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雨孱云愁。格调还依旧。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水边”句: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②小窗如昼:形容月光明亮。

③雨僝云僽:指风吹雨打。 僝僽:摧残。

④格调:指品格。

【评解】

这首月下咏梅词,以梅言志,借月抒怀。上片写月下梅影,横斜水边。诗人小窗独

坐,暗香幽情,交相融合。下片写明月清辉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好友致意。并表

示即使遭到风雨摧残,高洁的品质也不会改变。全词含蓄委婉,寓意殊深。

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3

瑞鹤仙 赋梅

[宋] 辛弃疾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当作于绍熙三年至绍熙五年(1192—1194)闽中任上。  此词赋梅,形神兼备,全用拟人手法,且有寄托。一起以景衬花,以下写梅花临水照影,一似佳人对镜饰容,并以耻于“艳妆”,显现其疏淡清瘦本色。换头以“家山何在”,唤起寂寞之叹:鳞鸿谁托,一层;粉蝶不解,一层;黄昏画角,又一层。稼轩再度仕闽,略知国事难为,虽勤于政事,但内心深感孤寂,聊借咏梅以抒心曲。

②“雁霜”三句:冬末春初月夜景象。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雁霜:浓霜,严霜。幙:同“幕”,窗间帷幕。嫩冰:薄冰。

③“溪奁”三句: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溪奁(lián怜):以溪水为镜。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梳掠:梳妆打扮。

④“玉肌”两句: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⑤“倚东风”两句: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嫣(yān烟)然:美丽貌。转盼:眼波流转。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⑥“寂寞”四句: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⑦“瑶池”三句:虽有旧约,但托谁捎去书信?瑶池:神话谓西王母居处。此指天宫。鳞鸿:即鱼、雁,古人有鲤鱼、鸿雁传书之说。此即指书信。

⑧“粉蝶”三句:粉蝶只懂亲近桃柳,哪管梅花开遍南枝。

⑨“但伤心”两句: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

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4

长相思 惜梅

[宋]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作品赏析

【注释】:

本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

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

”,“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

”,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

。角也是军中吹器 ,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吹了南枝吹北枝

”,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 ,岭梅往往南枝花落

,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延。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5

留春令 咏梅花

[宋] 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作品赏析

【注释】: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 富艳精工

”,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

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 》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

。”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色尚未散尽,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胧胧

,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是很扫兴的,心中不觉浮起难以抑制的怨愁,显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骚雅之笔写出两句奇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前句写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是形象,也是词人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中说:“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这“

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深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邦卿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实在是恰切之评。过拍两句

:“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色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

”,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色,又映带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

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至今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梅花本来无情,而词人以情观花,故而花着我之色彩而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

:“故梦劳诗苦!”这个“苦 ”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

。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词人无限哀怨地说出末结两句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写到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沉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闻说

”,未必是真,但在词人想来,疑虑难释。只能失望地将之当真。怨恨、痛苦、失望

、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称赞梅花的古代诗词及赏析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4048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