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秋分养生,这些事你该知道!

作者:句子 来源:http://www.baidu.com/ 日期:2021/12/2 22:08:10 人气:7 加入收藏 标签:方法 穴位 三月 食物 养生

秋分,昼夜平均,冷热。

又到了一年的秋分。所谓“昼夜寒热相等,秋分阴阳各半”。这种情况符合中医所说的“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是《黄帝内经》中描述的阴阳相合的状态。从秋分开始,地上的阳气潜入土中。这是“杨幂”,地面是秋风。随着你的学习,阴气逐渐变得更加突出。这就是所谓的“阴平”,所以中原的秋分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而在老虎当道的南方,我们只能在清晨和晚上找到一点秋的凉意,白天基本是炎热的。这种由地理环境造成的“阳气不稳”,再加上生活、休息、饮食习惯不当,会造成阳气不降、不收敛、不躲藏等诸多症状。比如最近出现了很多人。干咳、咽干、瘙痒、口干、头痛、高血压等症状。

点击图片订阅课程

按照中医六大的顺序,秋分到立冬是秋季干燥的季节。中医认为,燥易伤津,津液伤热,燥易伤肺。如果肺液受伤,喉咙痛、咳嗽和少痰比较常见。如果干邪进一步侵入肠胃,就会出现饱胀、呕吐、不能大便的迹象。因此,秋分的养生始终以“养阴护津”为根本。

在饮食方面,首先要少吃油炸食品。这些食物虽然清香开胃,但容易消耗体液,引起胃火发炎。二是避免食物堆积。含糖量高的食物和肉类最容易造成食物堆积。比如,上周有新闻报道说,一位爱吃月饼的老人吃了两个大月饼后患上了重症胰腺炎,住进了ICU;对孩子来说,饮食不当,吃肉过多,很容易造成脾胃郁结。第三,可以适当增加汤量,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黄玉、百合、木瓜、柚子、无花果、猕猴桃、莲藕等。

在作息方面,《黄帝内经》指出,秋季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同乐”。与春三月和夏三月的“夜眠”不同,秋三月和冬三月需要“夜眠”。这是因为秋冬季阴,气收敛,所以需要较长的休息时间。休息不仅是为了滋养能量,也是为了保持身体的水分。高强度工作和连续熬夜容易引起愤怒和出现口干、头晕、脾气暴躁等表现。此外,秋季适合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登山、徒步、气功、瑜伽等。

除了饮食和作息的调整,秋季养生对于情绪的调整也很重要。所以《黄帝内经》用了比较长的一句话来解释,原文说“平息,缓秋刑,降神,平气,清肺无志。”,重点无疑是在“收到”二字上,“收到”不仅是对行为的约束,更是一种心态的收敛。秋天是一个让人心情平静的季节。对中医而言,这种宁静,应该来自四时轮回的突然领悟。就像时云一样,“长将无动于衷,蹙眉,不要暗暗伤害令华。”

节气灸

秋分是夏末秋初。这个节气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胃肠疾病、感冒、鼻炎和口腔溃疡。节气养生应以阴阳平衡为原则,使身体保持“阴阳秘方”。

常用养生灸法推荐穴位:大椎、肺香、大肠舒、肾俞、关元、命门玄灸。每个穴位15分钟为宜,每次取2-3个穴位,一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取穴方法:

大椎:坐直,颈部最高点(第七颈椎)下方的凹陷处为大椎穴。

取穴简单方法: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髁为第一胸椎,上凹陷为大椎穴。

肺:坐位或俯卧位,当第三胸椎棘突,左右两侧各1.5英寸(2指宽)。

简单取穴方法:倒数两个大椎棘突,然后张开2指。

大常舒:当第4腰椎棘突在棘突下(命门穴向上两棘突)时,左右各1.5寸(2指宽)

肾俞:俯卧位,在第一第二腰椎棘突下,在命门旁开1.5寸(2横指宽)。

取穴的简单方法:双手自然叉腰,拇指向后,四指腹部向,拇指尖为穴位。

关元:在小腹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4指宽)。

命门:位于腰部,背部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简单取穴方法:如果没有明显的腹部肥大导致下垂,这个穴位在正对肚脐的嵴上。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9172.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