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带拼音《千字文》全文及解释(6)

作者:句子 来源:网络 日期:2023/1/18 8:26:52 人气:2 加入收藏 标签:解释 注释 晋国 农业

说(yuè):傅说。傅说原是傅岩搞版筑的奴隶,殷高宗武丁梦见了他,便画相访求,找到以后,用为宰相。

jùn yì mì wùduō shì shí níngjìn chǔ gēng bàzhào wèi kùn héng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解释】贤才的勤奋谨慎,换来了百官的各安其位。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

〖注释〗乂(yì):治理,安定。

横:连横。战国时,苏秦说(shuì)六国联合拒秦,史称“合纵”。张仪主和拆散合纵,使六国一个个服从秦国,称为“连横”。由于连横,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政策,首先打击赵、魏,所以说“赵魏困横”。

jiǎ tú miè guójiàn tǔ huì ménghé zūn yuē fǎhán bì fán xíng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解释】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召集诸侯歃血会盟。萧何遵奉汉高祖简约的法律,韩非惨死在他自己所主张的苛刑之下。

〖注释〗假途灭虢(guō):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虞侯因不听宫之奇的劝谏而遂使晋国在灭掉虢国之后也被晋国灭亡。

何:萧何,汉高祖丞相。《史记萧相国世家》说他“以文无害”,“奉法顺流”。《汉书刑法志》说他收拾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这里大意是说萧何轻刑简法。韩:韩非。《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李斯、姚贾毁谤韩非,劝始皇“以过法诛之”。过法、烦刑,都指苛刻的刑法。

弊:作法自弊。

qǐ jiǎn pō mùyòng jūn zuì jīngxuān wēi shā mòchí yù dān qīng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解释】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他们的声威远扬到北方的沙漠,美名和肖像永远流传在千古史册之中。

〖注释〗起翦(jiǎn)颇牧: 起:白起;翦:王翦;颇:廉颇;牧:李牧。

jiǔ zhōu yǔ jìbǎi jùn qín bìngyuè zōng tài dàishàn zhǔ yún tíng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解释】九州之内都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五岳以泰山为尊,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注释〗岱(dài):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yàn mén zǐ sàijī tián chì chéngkūn chí jié shíjù yě dòng tíng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解释】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巨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注释〗紫塞(sāi):北方边塞,这指长城。

鸡田:西北塞外地名。

赤城: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举而建标。”

昆池:即昆明滇池。

碣(jié)石:河北乐亭县东,今沉入渤海。

巨野:古湖泽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五里。

kuàng yuǎn mián miǎoyán xiù yǎo míngzhì běn yú nóngwù zī jià sè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解释】中国的土地辽阔遥远,没有穷极,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把农业作为治国的根本,一定要做好播种与收获。

〖注释〗绵邈(miǎo):连绵遥远的样子。

岩岫(xiù)沓(tà)冥(míng):岫,山洞;沓,众多、重叠;冥,昏暗。

稼穑(jià sè):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chù zǎi nán mǔ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97891.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上一篇: 毒腺 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