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说说 > 正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哪些有趣的灯谜

作者:猜灯谜 来源:猜灯谜 日期:2022/2/11 9:11:08 人气:2 加入收藏 标签:谜底 成语

猜灯谜是元宵节一定要玩的节目,不少家庭都会自制一些灯谜来活跃气氛,让过年的气氛更加热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元宵节的一些灯谜,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非名牌酒不饮(打三字常用语)谜底:干得好

千金之子(打一称谓)谜底:女儿

擒贼先擒王(打一称谓)谜底:捕头

制假(打一离合字)谜底:人为伪

请勿失约(打一礼貌用语)谜底:别误会

一不要钱,二不要官(选举名词)谜底:弃权票

六月出差遇雨天(打一文具)谜底:胶水

晶(打四字常用语)谜底:日复一日

敢教日月换新天(打一四字常用语)谜底:大胆改革

登顶再见(打一四字常用语)谜底:高度重视

遥望兄弟登高处(打一成语)谜底:一览无余

领导植树我伴随(打三字常用语)谜底:栽跟头

谢绝邀请去罗马(打一成语)谜底:辞不达意

枫林未染(打一国家)谜底:不丹

白娘子被困(打一国家)谜底:卡塔尔

可一言而尽也(打一先秦人物)谜底:陈完

平安(二字词,徐妃格)谜底:沙滩

食物分类(食品规格)谜底:进口大米

子丑(打四字常用语)谜底:属一属二

获奖面(打一礼貌用语)谜底:赏脸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

相声(打一成语)装腔作势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

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

照相底片颠倒黑白

平原门下客三千胜友如云

暗中下围棋(打一成语)皂白不分

并重(打一成语)恰如其分

八十八(打一成语)入木三分

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shuoshuo/13955.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