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秋分时节的来历及传统食物

作者:句子 来源:http://www.baidu.com/ 日期:2021/11/18 21:16:59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秋季 开始 昼夜 节气 下降

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9月22日、23日或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下面就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分的来历和传统食物吧。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秋分的由来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南方的气候从这个节气开始进入秋季。2012年秋分的提前到来是116年来最高的。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今年秋分的准确时间是9月22日22时49分,这也是116年来最早的秋分。;早于今年的秋分时间可以追溯到1896年9月22日21时03分。

“秋分”有两个意思:

一是昼夜相等,昼长夜短,昼短夜长。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击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平分,各有12小时。中国古书《春秋繁录·阴阳分上下章》说:“秋分阴阳各半,所以昼夜寒热。”秋分,“分”的意思是“半”。秋分时,整个世界的昼夜长短相同。秋分过后,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在秋分时,世界上没有极地昼夜现象。秋分过后,北极附近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二是气候由热转冷。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季节之始。如左河诗曰:“夏退秋凉,昼夜皆长。”这一天之后,阳光直射的位置向南转移,北半球昼短夜长。即“转秋凉”。

秋分的含义:中国古书《月令七十二侯继界》:“八月中旬……解见秋分”。“分”意为昼夜分点,与春分相同。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平分。此后,阳光直射的位置进一步向南移动,北半球的夜晚逐渐变得越来越短,气温下降,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在我国古代,秋分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雷声先声;第二期蜇虫;第三期开始流水”。第一次的意思是,雷是由阳气旺盛引起的,秋分过后,阴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有雷。第二学期的“毯子”这个词的意思是细土,意思是因为天气变冷,虫子开始躲进洞里,洞口用细土封住,以防寒气侵入。“三期水开始干涸”是指此时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因此湖泊和河流的水量减少,一些沼泽和水坑干涸。

秋分之际,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下降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又一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秋雨又冷”的时代已经到来,但秋分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农耕不同。华北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晚,秋分种麦。”谚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种植冬小麦的时间;“秋分白云来,歌声好听,处处种稻好”体现。华南晚稻种植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忌讳也概括在谚语中,如“秋分只怕雷电,大米贵多少?”

在此期间,全国多地开始进入低降水期。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和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雨除外),都进入了降水减少期。江河湖泊水位开始下降,部分季节性江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可能会有个别热带气旋,但影响偏南,主要影响华南沿海和海南岛。此时,此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还带来雨水,往往有利于当地土壤保墒,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相继进入旱季。

秋分吃什么传统食物

1、桂花酒

秋分之际,桂花已经盛开,是桂花飘香的节气。秋分前,勤劳的人会准备白酒或黄酒,用来泡桂花,酿制桂花酒。秋分到了,他们会拿出自制的桂花酒招待客人。

2.汤原

在秋分这一天,农民按习俗放假。家家都要吃汤圆,还要煮十多个二十、三十多个不需要填的汤圆。竹叉放在户外场的山脊上,名字叫粘鸟嘴。

十多个实心汤圆已经煮熟,放在盘子里晾干。用竹林的叶子剪竹子,每个家庭的孩子放一个只有糯米团子被粘在竹竿顶上,抬到地上,然后一个一个地插在屋脊上。希望用糯米做的汤圆能粘在骗鸟的嘴里,让它受到教训,以后不敢再来了。

3.鸡蛋

“秋分到了,鸡蛋好看”。每年秋分节气,还有“立蛋”的民俗,很多地方都会在这一天举行“立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

在“立蛋”之后吃鸡蛋当然少不了。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的欧米茄3脂肪酸,大量的卵磷脂、叶黄素等保健成分。秋分吃鸡蛋有很多好处。

4.鸭肉

春夏两季长大后,鸭子开始变得丰满。此时的鸭子肥瘦相间,口感嫩滑。这是吃鸭子的最佳时间。滋润效果是秋季最适合的肉类菜肴之一。

5.秋季蔬菜

“秋菜”是野苋菜的一种,村民称它为“秋蒿”。秋分这一天,全村人都去采秋菜。在田间寻觅时,常看到嫩绿,细瘦,约一巴掌长。

6、野苋菜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癌效果。炒野苋菜具有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等功效。该食品可增强抗病力、防病、保健、少病、润颜。

7.做面条吃面条

“面阙”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用模具雕刻而成的一种糯米小吃。

这似乎是另一个保护食物的好借口。吃货的缘由太多了,自古就有。

“在古代,秋分的到来,意味着水稻即将成熟,即将迎来秋收时节,秋收、秋耕、秋种的忙碌尤为紧张。

这个时候,很多鸟会跑到稻田里偷稻子,破坏庄稼。人们用糯米粉包饺子,用竹签串起来扔到地里。坚持下去,这样你就不会伤害庄稼。一些讲究用鸟模的人制作了不同形状的雀类,但现在这些模具已经失传,秋分制雀吃雀类的民俗也逐渐不为人知。”

现在,等着忙农活,做些好吃的点心,好玩又好玩。

使这些面食像小麻雀一样,称为“面麻雀”。

8.芋头糕

老北京在秋分仍有吃芋头糕的习惯,因为芋头热量高,易消化,适合秋季食用。芋头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高达70%。它可以用作食物和蔬菜。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是秋季素食者的珍品。芋头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甙等多种营养成分。

预防秋分健康

防止秋季干燥

在多风干燥的秋季,干燥侵袭会让人生病,俗称“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变化很大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是感冒和咳嗽患者的增加。

此外,秋燥可分为“暖燥”和“凉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伤肺等症状。症状主要是口干、唇裂、鼻塞、喉咙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痰中带血,以及一系列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分的“燥”与白露的“燥”不同。秋分的“干”是凉干,白露的“干”是“暖干”。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滋润保湿的食物。

防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寒一夜”,秋分节气开始,气温可能下降极快。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暖。一方面,一定要注意加衣服,这其实是最有效的保暖方式。希望大家可以随时关注该地区的温度变化。一旦发现温度快要下降,就可以赶紧多穿几件衣服。另一方面,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防止寒气进入身体。

预防秋季疲劳

秋分将至,要多运动,尤其是做伸展运动,可以加强血液循环,舒展筋骨,收敛心神,防止劳累和疲劳。但是早晚比较冷,尽量在室内运动。

预防秋季抑郁症

“自古秋忧愁”。到了秋天,万物枯萎黄黄,容易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忧心忡忡,伤肝脾,引起各种疾病。应注意调理脾胃,多晒太阳晒太阳,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情绪。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818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