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句子 > 正文

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九月·凉风迎白露 莫负中秋

作者:句子 来源:http://www.baidu.com/ 日期:2021/11/27 22:05:37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中秋节 节气 秋天

原标题: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九月·凉风遇白露不负中秋

封面新闻记者李宇新

“白露秋分夜,一夜一夜凉。”进入公历九月,渐渐转凉,天气似乎在提醒人们,凉爽的秋日已近。的确,虽然现在是公历八月初,但即使进入了秋天,也只有白露来临时,才说明天气真的变凉了。古人常说:“立秋非秋,后天凉白露”,这也是道理。

伴随着秋天的好天气而来,还有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他们寄托着人们对“重逢”的美好期待。它自古流传至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

气温逐渐转凉,炎热退去,气候宜人的秋天已经到来,也进入了庄稼成熟的季节。俗话说“冬进秋补”,不妨趁着秋天的到来,趁着这个进补的好时节。

明代唐寅《嫦娥抱桂花》

白露秋,明清明月。

9月7日白露(农历八月初一)

“钹为青,白露为霜。所谓义人,在水边。”从《诗经》这首著名的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节气的诗意和自然之美。

据《月令七十二时集》中对“白露”的解释,曰:寒之始也。”古人用四时配五行,秋天是金色的,金黄色的,白色用来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同时,古人在《小魏经》中还说:“十五日后(平气法定义的节气)白露,阴重,凝露。和白色。”由此可以看出。,白露是个转折点,随着这个节气的脚步,天气会逐渐凉下来。

古时,白露分为三个阶段,即:“一时天鹅雁,二时玄鸟归来,三时群鸟养美食”。燕子自北向南飞,等待鸟儿开始南迁,寻找过冬的天堂,鸟儿们开始储存干果准备过冬。

从“白露”二字可以看出,这个节气注定与露有关,所以这一天“恢复清露”就变成了对于民俗,也有仪式感。古书载:“秋露繁盛之时,收于盘中,煎之如甜,延年益寿。”古人认为,节气的露水有特殊的功效,不同植物的露水有不同的功效,如美容、明目、治病等。

南宋马和之《月色秋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愿人长存,万里多恩。

9月21日(农历8月15日)中秋节

说到中秋节,国内的人恐怕都不会陌生。中秋节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从古代的秋夜演变而来。据民俗专家刘晓昌介绍,“中秋节”一词出现在古书《周礼》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正式作为节日出现。《唐书·太宗记》明文记载:“八中秋十五日”。

“宋代开始盛行中秋节。北宋太宗时期,中秋节定于8月15日开始,主要是拜月,要烧香拜月,祈求月神加持,后世一直延续到明代。清代,中秋节已成为中国的一大节日。”

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对旧中秋风俗的描写。如宋代孟渊的《东京孟华录》:“中秋之夜,贵家装桌亭,百姓争酒楼戏月。”明代古书《北京随化录》载:设月宫符,符如人立;橘子果在院子里,饼面绘有月宫蟾蜍;男男女女祭祀烧香,然后烧。”

灯笼、桂花、喝桂花酒……从古至今,中秋节的习俗层出不穷,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在老成都人刘小昌的记忆中,中秋节风俗在成都十分盛行。“明清以来,成都人都用月饼来团圆月亮。可惜成都的中秋节经常看不到月光,所以人们常说月光菩萨躲起来了。”

明代,杜晋,《追月图》,中国美术馆藏

秋分犹在,竹露在黄昏。

9月23日秋分(农历8月17日)

秋分,“分”的意思是“平等”或“一半”。据《月令七十二侯继杰》记载:“八月中旬,解释见春分”和“分界线”平也,这就是九十天的一半,所以叫师。”古书《春秋繁录·》载:“秋分阴阳各半,故昼夜寒热。除了昼夜对等,“分”还有一个意思,即秋分平分。

古人传统的划分四季的方法中,立秋就是立秋,立霜就是立秋。节气的“秋分”正好是立秋到霜冻90天的一半。因此,秋分也意味着“平等的秋天”。

从日期上看,秋分与中秋节的时间相近,所以风俗也大都相似。据史料记载,秋分是一个传统的“月亮节”。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习俗。中秋节是传统的“纪月”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纪月”由“秋分”调整为中秋节。

正如《礼记·礼记》所说:“凉风来,白露落,寒蝉鸣。”公历九月一到,中秋节随时到来,气候明亮,凉爽宜人。把握时机,赏秋色。

本文网址:http://yancijuji.com/juzi/8823.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